【名稱】龜甲
【拼音名】Guī Jiǎ
【英文名】CARAPAX ET PLASTRUM TESTUDINIS
【別名】龜板、烏龜殼、烏龜板、下甲、血板、燙板
【來源】本品為龜科動物烏龜Chinemys reevesii (Gray) 的背甲及腹甲。全年均可捕捉,以秋、冬二季為多,捕捉后殺死,或用沸水燙死,剝?nèi)”臣缀透辜祝埲?,曬干?
【性狀】本品背甲及腹甲由甲橋相連,背甲稍長于腹甲,與腹甲常分離。背甲呈長橢圓形拱狀,長7.5~22cm,寬6~18cm;外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,脊棱3條;頸盾1塊,前窄后寬;椎盾5塊,第1椎盾長大于寬或近相等,第2~4椎盾寬大于長;肋盾兩側(cè)對稱,各4塊;緣盾每側(cè)11塊;臀盾2塊。腹甲呈板片狀,近長方橢圓形,長6. 4~21cm,寬5. 5~17cm;外表面淡黃棕色至棕黑色,盾片12塊,每塊常具紫褐色放射狀紋理,腹盾、胸盾和股盾中縫均長,喉盾、肛盾次之,肱盾中縫最短;內(nèi)表面黃白色至灰白色,有的略帶血跡或殘肉,除凈后可見骨板9塊,呈鋸齒狀嵌接;前端鈍圓或平截,后端具三角形缺刻,兩側(cè)殘存呈翼狀向斜上方彎曲的甲橋。質(zhì)堅硬。氣微腥,味微咸。\r\n\r\n本品呈不規(guī)則的塊狀。背甲盾片略呈拱狀隆起,腹甲盾片呈平板狀,大小不一。表面黃色或棕褐色,有的可見深棕褐色斑點,有不規(guī)則紋理。內(nèi)表面棕黃色或棕褐色, 邊緣有的呈鋸齒狀。斷面不平整,有的有蜂窩狀小孔。質(zhì)松脆。氣微腥,味微咸,微有醋香氣。
【鑒別】取本品粉末1g,加甲醇10ml,超聲處理30分鐘,濾過,濾液蒸干,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,作為供試品溶液。另取龜甲對照藥材1g,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。再取膽固醇對照品,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,作為對照品溶液。照薄層色譜法(通則0502)試驗,吸取供試品溶液和對照藥材溶液各10~20μ1、對照品溶液5~10μl,分別點于同一 硅膠G薄層板上,以甲苯-乙酸乙酯-甲醇-甲酸(15:2:1:0.6)為展開劑,展開16cm,取出,晾干,噴以硫酸無水乙醇溶液(1→10),在105°C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。供試品色譜中,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(yīng)的位置上,顯相同顏色的斑點。\r\n\r\n同藥材。
【炮制】龜甲 置蒸鍋內(nèi),沸水蒸45分鐘,取出,放入熱水中,立即用硬刷除凈皮肉,洗凈,曬干。
【性味】咸、甘,微寒。歸肝、腎、心經(jīng)。
【歸經(jīng)】歸肝、腎、心經(jīng)。
【功效】滋陰潛陽,益腎強(qiáng)骨,養(yǎng)血補(bǔ)心,固經(jīng)止崩。用于陰虛潮熱,骨蒸盜汗,頭暈?zāi)垦?,虛風(fēng)內(nèi)動,筋骨痿軟,心虛健忘,崩漏經(jīng)多。
【用法用量】9~24g,先煎。
【儲藏】置干燥處,防蛀。
【摘錄出處】《中國藥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