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名稱】鐵皮石斛
【拼音名】Tiě Pí Shí Hú
【英文名】Herba Dendrodii Officinalis
【別名】鐵皮蘭、黑節(jié)草
【來源】為蘭科植物[b]鐵皮石斛[/b]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的[b]莖[/b]。
【原形態(tài)】莖圓柱形,高15~50cm,粗4~8mm。葉鞘帶肉質,矩圓狀披針形,長3~6.5cm,寬0.8~2cm,頂端略鉤。總狀花序生于具葉或無葉莖的中部,有花2~4朵;花淡黃綠色,稍有香氣;萼片長1.2~2cm;花瓣短于萼片,唇瓣卵狀披針形,長1.3~1.6cm寬7~9mm,先端漸尖或短漸尖,近上部中間有圓形紫色斑塊,近下部中間有黃色胼胝體。花期4~6月。
【生境分布】生于樹上和巖石上。多加工成楓斗。
【性狀】莖圓柱形,長15~50cm,直徑1.5~3mm,節(jié)間長1~4cm。表面黃色,基部稍有光澤,具縱紋,節(jié)上有花序柄痕及殘存葉鞘;葉鞘短于節(jié)間,常與節(jié)間上部留下環(huán)狀間隙,褐色,鞘口張開。質硬而脆,易折斷,斷面纖維狀。鮮品莖直徑3~6mm,表面黃綠色或黑綠色,葉鞘灰白色。氣微,嚼之有粘性。
【化學成分】莖含多糖等。
【功效】同金釵石斛。
【摘錄出處】《*辭典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