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草藥大都含有淀粉、糖類、蛋白質、脂肪油、維生素、鞣質等成分,在貯藏與保管中,因受周圍環(huán)境和自然條件的影響,常會發(fā)生霉爛、蟲蛀、變色、泛油、氣味散失、風化、融化粘連等現(xiàn)象,導致藥材變質,不僅在經濟上造成很大的損失,更嚴重的是使中藥療效降低,甚至完全喪失藥用價值。為了保證藥材質量和療效,正確的貯藏與保管對減少藥材損耗和用藥安全有重要意義。
造成藥物變質的因素
1、溫度
藥材在溫度方面都有一定的適應范圍。溫度過高過低都會使藥材質量發(fā)生變化。當溫度在35度以上時,中藥材的某些成分氧化、水解等化學反應加速;含脂肪的藥物就會因受熱而使油質分離,從而少油;含揮發(fā)油多的藥物也會因受熱而使芳香氣味散失;動植物膠類和部分樹脂類藥物,受熱后又易發(fā)軟、粘連成塊或融化。溫度在20-35度時,由于有利于蟲害、霉菌等孽生繁殖,而使某些藥物生蟲、發(fā)霉以至變質。
2、濕度
濕度是指空氣中水蒸氣含量多少的程度,也就是空氣潮濕的程度。藥物本身能否保持正常的含水量,與空氣的濕度有密切關系。一般藥物的正常含水量約為10-20%。如濕度過高,藥物大量地吸收水分而使含水量增加(受潮),潮解,就容易發(fā)生霉爛變質現(xiàn)象。濕度過低,容易使某些藥物干裂、失潤、風化等。
3、空氣
空氣含有多種成分,其中以氧氣最容易與藥物的某些成分發(fā)生化學變化,可導致變色、異味、分解,而影響其質量。通常所見到的丹皮、黃精等的顏色變深,就是因為它們所含的鞣質、油質及糖分等與空氣中的氧氣接觸發(fā)生變化而形成的。
4、光線
光線能直接引起或促進中藥材發(fā)生變色、分解、氧化等化學反應而致中藥材變質。其中日光對某些藥材的色素和葉綠素有破壞作用,能使藥材變色。
5、時間
藥材貯藏時間過久,亦會變質失效。
中藥倉庫的建筑要求
中藥材倉庫的修建除應符合一般倉庫的建筑標準要求外,尚應特別注意下列幾點要求。
■ 倉庫的地面、墻壁應隔熱、隔濕以保持室內的干燥,并減少庫內濕度的變化。
■ 通風性能良好,以散發(fā)中藥材自身產生的熱量,又是保持干燥的良好條件。
■ 密閉性好,避免空氣流通而影響庫內的溫度和濕度,同時對防治害蟲也有重要作用。
■ 建筑材料,能抵抗昆蟲、鼠的侵蝕。
■ 避光,避免直接陽光的照射。
■ 易揮發(fā)、走油、發(fā)粘等中藥材,應建立冷藏庫房。
各類藥材的貯藏方法
1、富含油脂的藥材
富含油脂的藥材在日光、空氣的作用下會氧化導致走油,或是藥物受潮,未干透就堆放在一起而發(fā)熱,從而促使氧化作用加快,油脂分解。例如:柏子仁、郁李仁、杏仁、當歸、桃仁等。對這類藥材的保管,最忌悶熱。故應置于通風干燥處,嚴防潮濕,或冷藏避光保存,或貯存于密閉容器中。
2、易變色及散失氣味藥材
酶引起的變色,如藥材中所含成分的結構中有酚羥基,則在酶作用下,經過氧化、聚合,形成了大分子的有色化合物,使藥材變色。如含黃酮類,羥基蒽醌類,鞣質類等藥材,容易因此變色。非酶引起的變色原因比較復雜,或因藥材中所含糖及糖酸分解產生糠醛及其類似化合物,與一些含氮化合物縮合成棕色色素;或因藥材中含有的蛋白質中的氨基酸與還原糖作用,生成大分子的棕色物質,使藥材變色。部分花、葉、全草及果實種子類藥材,由于所含的色素、葉綠素及揮發(fā)油等,受溫度、濕度、空氣、陽光等的影響,易失去原有的色澤和氣味,如蓮須、紅花、丁香等。在貯存保管中,應根據(jù)藥材的不同性質以及具體條件,進行妥善養(yǎng)護貯存場所要干燥陰涼,嚴格控制庫的溫、濕度。有的需用棕色的容器或瓷壇密封。貯存時間不宜過長,并要做到先進先出。最好單獨堆放,以免與其它有特殊氣味的藥材串味。
3、易融化、怕熱藥材
易融化、怕熱藥材主要指熔點比較低,受熱后容易粘連變形,或使結晶散發(fā)的那些藥材,如阿膠、兒茶、樟腦等。這類藥材必須選擇能經常保持干燥陰涼的庫房,并將藥材包裝好或裝容器里。
4、易潮解、風化藥材
含有鹽類物質的結晶體藥材,在潮濕的地方或空氣中濕度大,都會受影響而逐漸融化。當開始融化時,一般稱為“返潮”或潮解,如明礬、芒硝、大青鹽等。對這類藥材應選擇陰涼、避風和避光的庫房,包裝物以能防潮不通風為宜。
5、易自然分解揮發(fā)藥材
有的藥材由于它的化學成分自然分解揮發(fā),升華,性質改變,不宜久貯,要注意貯存期限。如松香久貯,在石油醚中溶解度降低;地黃、麥冬等,久貯有效成份易分解。不宜大量采購,或在較短的期限內用完。
6、需要特殊保管的藥材
對毒劇麻藥、易燃性藥材及貴重藥類應根據(jù)各自的特殊性質進行分別保管。
①毒劇麻藥:如砒石、水銀、斑蝥、輕粉、馬錢子等,應按毒麻藥管理條例進行,應專人、專庫(專柜)、專帳保管。
②易燃性藥材:如火硝、松香、硫黃等遇火或高溫易燃燒,如數(shù)量較多的應放專庫貯存,數(shù)量少的也應單獨存放,并應遠離電源、火源等
③貴重藥材:如人參、鹿茸、羚羊角等,在貯存中,由于成分性質不同,可發(fā)生各種不同變異現(xiàn)象,如人參易生蟲、麝香易受潮走味等。對貴重藥類應專庫或專柜、專帳、專人負責保管。對于怕光、怕潮、怕熱、怕碎、怕鼠咬的細貴藥材,可用各種木箱盛裝,能保證護中藥材安全有效。
④粉末狀或顆粒小的中藥材:如蒲黃、海金沙,青葙子、車前子等,用布袋等包裝不易散失。包裝的選用還應根據(jù)季節(jié)的需要,如高溫高濕季節(jié)易生蟲品種不宜用塑料袋包裝,以免生蟲后不方便殺蟲養(yǎng)護等。
中藥材的種類成百上千,貯藏方法和要求也多種多樣,應該認真研究學習,在實踐中總結。在中藥材的貯藏工作中,對在庫中藥材要經常定期或不定期進行養(yǎng)護,養(yǎng)護工作認真、仔細。入庫做到驗收認真,出庫復核仔細。倉儲工作責任重于泰山,一定要最大程度的保護藥品的安全、有效,減少藥品在保管儲存過程中,因人為因素所造成中藥材成分流失,降低藥材療效,影響人民用藥安全;杜絕因保管不當,導致藥材報廢,造成重大經濟損失。
聲 明: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,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,我們將及時更正、刪除,謝謝。聯(lián)系電話:028-64775583,郵箱:kefu@zyctd.com。
摘要:隨著醫(yī)療服務機構不斷推動中醫(yī)藥的服務質量,中藥材和飲片的使用越來越廣泛,中藥材的合理保存是藥物價值實現(xiàn)的根本。探討分析構建中藥材和飲片貯藏養(yǎng)護質量管理體系,需要結合實際中藥材不同的特征和療...
成品儲存期:中藥材基礎上+6~12個月根莖、根、皮類、藤木類:18或24個月,易泛油、發(fā)霉、蟲蛀的為12個月附:一、儲存條件常溫庫:溫度0~30℃,相對濕度45~75%RH,定期通風、排濕......
GSP要求,企業(yè)應當根據(jù)藥品的質量特性對藥品進行合理儲存,并符合以下要求:(一)按包裝標示的溫度要求儲存藥品,包裝上沒有標示具體溫度的,按照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》規(guī)定的貯藏要求進行儲存;(二)儲...
摘要:中藥材與中藥飲片是我國傳統(tǒng)醫(yī)藥的重要組成部分,然而其品質極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,在采收、儲存、加工等過程中可能引入外源污染,造成藥材品質劣變。目前,我國中藥市場需求量日益增大,但同時也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