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椒 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.原植物
花椒 (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.)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香料?;ń饭琶麨榍亟?、蜀椒等, 其屬于蕓香科花椒屬植物, 是一種干、枝、葉和果實均具濃郁辛香的落葉灌木或小喬木, 在我國有著2000年栽培歷史。為一種分布廣泛、經(jīng)濟價值高的藥食同源品種。
花椒花期
花椒為我國原生物種,在兩晉時期便開始栽培?;ń吩诠糯钤缍嘧鳛榫瓷窦雷娴南阄?、美好情感生活的象征物使用。戰(zhàn)國時期才逐漸開始出現(xiàn)與食物搭配,兩漢時期逐漸出現(xiàn)在醫(yī)書、本草記載中。所以花椒的食用要早于其藥用歷史。
花椒發(fā)育初期的蓇葖果
花椒由于歷史和地理因素的影響, 加之人為因素的作用, 在由野生向栽培馴化的過程中, 形成了諸多優(yōu)良品種 (品系) , 如現(xiàn)在的四川漢源紅花椒、茂紋紅花椒、陜西韓城大紅袍花椒、甘肅武都紅花椒、山東花椒、河北涉縣花椒等幾十個品種。其中四川漢源紅花椒在口感覺上最好,價格也最高,果實多聚合為花瓣狀,市場上又俗稱為“梅花椒“”。
逐漸成熟花椒果實
花椒食用量是遠遠高于入藥消耗量。中藥花椒在《中國藥典》基源為青椒(現(xiàn)植物志改為:青花椒)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.et Zucc.或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.。所以青椒的成熟果皮也可以入藥做花椒使用。
花椒成熟后開裂出椒目
但因為青椒在口感和藥效上均不如花椒,無論食用和入藥使用都較少,價格也比較便宜。而入藥的花椒一般比食用的花椒質(zhì)量較次,因為入藥講究成本,而不講究口感,可以說市場上的紅花椒品系,只要滿足藥典要求均可以入藥。
青花椒 Zanthoxylum schinifolium原植物,圖片來源:ppbc
另外在古代本草并無“青椒”記載。青椒首次作為花椒藥材基原種之一收錄于1975年版《全國中草藥匯編》,自1977年版中國藥典起,歷版藥典均將二者才收錄于花椒項下,身世沒名分、自身條件也差,不受大家歡迎,好不容易有個青椒名字,還經(jīng)常被人家竹葉花椒給默認成習(xí)用名來使用。存在感如雞肋般。
青椒原藥材
青椒 多為2~3個上部離生的小蓇葖果,集生于小果梗上,蓇葖果球形,沿腹縫線開裂,直徑3~4mm。外表面灰綠色或暗綠色,散有多數(shù)油點和細密的網(wǎng)狀隆起皺紋;內(nèi)表面類白色,光滑。內(nèi)果皮常由基部與外果皮分離。殘存 種子呈卵形,長3~4mm,直徑2~3mm,表面黑色,有光澤。氣香,味微甜而辛。
花椒原藥材
花椒 蓇葖果多單生,直徑4~5mm。外表面紫紅色或棕紅色,散有多數(shù)疣狀突起的油點,直徑0.5~1mm,對光觀察半透明;內(nèi)表面淡黃色。香氣濃,味麻辣而持久。
竹葉花椒 Zanthoxylum armatum原植物
近年來一種叫做“藤椒”,又叫青花椒的調(diào)味料逐漸進入人們生活中, 由于其特殊的清香麻郁風(fēng)味, 制作的菜品風(fēng)味獨特, 形成了獨特的“青花椒菜品”系列;受到消費者青睞。近10年來, 在四川盆地、重慶江津地區(qū)廣泛種植,比較有名的有江津青花椒、四川漢源青花椒品系。
采摘期青綠色的竹葉花椒
藤椒是可以說是花椒里的一類,但它原植物并不是花椒,而是來源于同科植物竹葉花椒Zanthoxylum armatum。因葉片狹長,形似竹葉,所以它的中文名叫竹葉花椒。
竹葉花椒品種經(jīng)改良后葉軸、葉柄變得無刺。枝葉披散,延長狀若藤蔓,所以而得名藤椒。它的果實為蓇葖果,沒有完全成熟時,為深綠色,只有在綠色的時候食用。不僅干用,還可以鮮用。藤椒是不用經(jīng)過自然授粉的,可以孤雌生殖,果實自然成熟后變?yōu)榧t色,也可以作為種子種植。
曬干后的竹葉花椒果皮
竹葉花椒,《中國藥典》沒有收載作中藥花椒入藥。其入藥只見于地方標(biāo)準有收載。竹葉花椒果實類似青椒果皮,但竹葉花椒果實疏生油腺點微凸較大,具有較長果梗,果實單粒分散,無聚合??梢詠韰^(qū)分。
[摘要]:天麻作為硫磺熏蒸較為嚴重的品種之一,其藥材質(zhì)量問題受到人們高度關(guān)注。該文利用全國8個主產(chǎn)區(qū)和3種主要變型天麻樣品,基于UPLC-Q-TOF-MS/MS探討不同產(chǎn)地和變型天麻藥材的質(zhì)量及...
現(xiàn)代人越來越講究自身的保養(yǎng)問題了,所以在實際生活當(dāng)中他們也比較樂意于選擇一些對自己身體有利的食物,其中紅參就是大家的一個非常常見的選擇,那么,在實際生活當(dāng)中到底如何來辨別紅參的含糖量這個問題呢?...
草藥種類有很多,很多藥材只有一字之差,但是藥效卻可能是大大不同的,甚至功效相反,如大薊和小薊是常見的中藥,很多人對于這兩類藥材不能清楚的區(qū)分,常常會搞混,但其實這兩個名字相近的中藥材卻完全不是同...
野山參在其漫長的生長過程中,形成了決定野山參品級真假的鑒別特征。由于品相在很大程度決定了一棵野山參的價值,所以不破壞野山參的傳統(tǒng)經(jīng)驗鑒別目前仍然是野山參的主要鑒別方法。 相比園參論斤...
別名:血風(fēng)、血藤、大血藤、血風(fēng)藤、三葉雞血藤、九層風(fēng) 來源:為豆科藤本植物白花油麻藤密花豆、香花崖豆藤雞血藤等的干燥藤莖。野生。雞血藤《中藥志》定名為白花油麻藤《中藥鑒別手冊》定名為密花豆,南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