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天地網訊】
雖說今年藥材面積普遍擴大,但所謂“謀事在人,成事在天”,藥材的產量的豐歉,一半決定于種植面積,一半卻掌握在老天爺?shù)氖中睦?,過度的雨澇跟過度的干旱都會造成藥材的意外減產,近期西北部分藥材的行情變化,就跟產地長期的陰雨天氣有關。
首先是當歸,由于連續(xù)不斷地陰雨天氣,使岷縣、渭源等當歸主產區(qū)出現(xiàn)大面積枯葉爛根現(xiàn)象,產地農技部門連發(fā)病害預警信息,指導藥農防治,但由于降雨頻繁,光照不足,收效甚微。敏感的商家隨即發(fā)動收購攻勢,當歸在一周內價格上漲3-5元,由月初的45元左右上升到48-50元。
其次是黃芪,由于農戶反映隴西、渭源周邊黃芪育苗區(qū)黃芪幼苗受連續(xù)降雨和陳種子所累死苗嚴重,近幾集首陽、蓮峰等地商家收購積極,促使收購價格上漲1元以上,市場交易明顯好轉。
再次是黨參,雖然今年種植和育苗面積雙雙增加,但據(jù)農戶反映,在茂密莖葉覆蓋下的根條生長也不是很樂觀,一方面6月以來的連續(xù)降雨使得藥農無法下地除草,地里草荒嚴重,一方面因光照不足,壯根靈使用減少,影響藥材根條發(fā)育。特別是黨參苗育苗多在比較低洼陰濕的地塊,黨參苗多被陰死,使得明年的種植壓力減輕。不過黨參目前價處高位,商家信心不足,價格暫無波動跡象。
還有黃芩,今年因陰雨連綿,根部的生長尚不明顯,但種子的減產卻是明明白白,本來因光照不足結子就少,加上連續(xù)陰雨采收困難。目前雖未產新,但產地收購種子的商家情緒高漲,預計明年的種植將會減少。
以上西北四大品種的情況,其他品種亦有影響,只是“同在陰雨中,表現(xiàn)各不同”。目前立秋已過,秋后的天氣如何變幻,直接影響到根莖類藥材的產量,如果風調雨順,沒有其他自然災害,大部分藥材仍可豐收,價格或趨平穩(wěn),如果陰雨持續(xù),則減產不可避免,價格大幅波動的幾率增大。究竟如何演繹,還看天氣。靜觀其變吧。
聲明:本文是中藥材天地網原創(chuàng)資訊,享有著作權及相關知識產權,未經本網站協(xié)議授權,任何媒體、網站、個人不得轉載、鏈接或其他方式進行發(fā)布,違者必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