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天地網訊】
谷雨已過,各地藥材種植逐漸落下帷幕,多數(shù)藥材呈現(xiàn)擴種跡象,出現(xiàn)價格整體回落。小品種銀柴胡則是卓爾不群,笑傲藥市。原因為何?庫存偏緊、生產恢復力度不大或為主因。
一、銀柴胡其藥用
銀柴胡又名銀胡、山菜根,為石竹科植物銀柴胡的根,具有涼血、退虛熱的功效,在治療陰虛發(fā)熱、小兒疳熱方面功效獨具,全國每年的銷量約300-400噸上下。由于銀柴胡屬三類小品種,銷路狹窄,多年來產銷基本平衡,價格波動周期較長。
二、歷史價格
20世紀80年代以前,銀柴胡主要以野生資源為主,在1978年曾有40余萬公斤的收購記錄,可見其當時的用量已在400噸左右。80年代以后由于野生資源減少,人工栽培品逐漸發(fā)展,市場供應以家種品為主,產銷一直比較穩(wěn)定。20世紀末本世紀初期,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(fā)展,銀柴胡多年低價,造成生產萎縮產不足需,促使其價格首次從1997年以前的7-8元逐步上升到2001年的接近30元。連續(xù)四年的持續(xù)高價最終促成了大面積擴種,2002年開始的6年間,銀柴胡價格再次回落到10元左右的低價位,藥農再次減種、棄種。2007年,銀柴胡產不足需的矛盾再次顯現(xiàn),價格逐步抬升,從9元左右逐步上升到18元、28元、48元、80元,目前隴西市場切片統(tǒng)貨95元左右,各專業(yè)市場售價達到110元左右。
三、生產形勢
野生銀柴胡主產陜西、甘肅、寧夏、內蒙古海拔1200米左右的荒漠草原地帶,目前極少人采集。家種主產于寧夏的彭陽、隆德和甘肅隴西周邊,生長周期二年,畝產量150公斤左右。進入本世紀初,由于多年行情不好,甘肅隴西產區(qū)在經歷了盲目擴種低價爛市之后,大部分種植戶放棄繼續(xù)種植,改種本地大宗藥材品種,即使在目前的高價形勢下,今年幾乎沒有種植,這在目前紅火的種苗市場上可見一斑(種苗數(shù)量極少,價格10元左右,其他品種都在20元左右)。目前有一定規(guī)模的產區(qū)只有寧夏彭陽、隆德兩地,但受制于種子和種苗,種植面積沒有增加。
四、庫存情況
銀柴胡為小三類品種,多年來市場經銷商多是隨購隨銷,價格雖屢有波動,但一直沒有大資金介入,加上去年西北普遍大旱,當年產量下降,庫存薄弱,目前寧夏產地貨源已全部銷完,隴西市場庫存不足200噸。
綜上所述:銀柴胡庫存空虛,生產沒有跟上,市場需求沒有減少,產不足需的矛盾依然嚴峻,后市行情或將高位運行。
(本文出自中藥材天地網信息中心,版權所有,轉載請寫明出自“中藥材天地網”,否則后果自負)
聲明:本文是中藥材天地網原創(chuàng)資訊,享有著作權及相關知識產權,未經本網站協(xié)議授權,任何媒體、網站、個人不得轉載、鏈接或其他方式進行發(fā)布,違者必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