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天地網(wǎng)訊】
徐長卿低迷行情已經(jīng)維持兩年,而且是一波大的下跌行情,好似兵敗如山倒。從其歷史價格來看,徐長卿也出現(xiàn)過像板藍根、金銀花等大宗藥材一樣的大起大落。不過要一分為三看,野生供應全國時期,家野共同供應全國時期和家種供應全國時期。目前行情是否到了藥賤傷農的地步?筆者首先從野生變家種,家種產地變遷和成本因素簡要分析下。
徐長卿,為蘿藦科植物徐長卿的根及根莖,當前資源主要為家種,產新時期一般集中在秋季。其主要功效是祛風止癢、祛風除濕散寒、活血止疼、益氣強身、除惡驅瘴、強腎通小便、鎮(zhèn)靜解痙等,為花露水、紅花油、風油精、正骨水、骨刺消痛膠囊等中成藥的主要配方。
一、家野、產地變遷
如何把握徐長卿后市,必須先了解其產地歷史情況,徐長卿也經(jīng)歷由野生慢慢發(fā)展成家種的過程,具體情況梳理如下表:
可以看出,徐長卿當前基本為家種供應,產地集中在山東新泰和平邑。80年代,徐長卿主要為野生供應,資源分布全國,隨著野生資源的逐漸枯竭,家種慢慢發(fā)展起來。
由表中我們可以看出,90年代的家種主產地主要為河南駐馬店、山東、江蘇邳州,而從2003年后多個產地種植戶減少了徐長卿的種植面積,原因很簡單,價格太低藥賤傷農,導致這些產區(qū)逐漸的消失在我們的視野里。
2004年后產地主要集中在山東省。雖然2007年 多地又掀起一股種植熱潮,但產量最大的地區(qū)仍然集中在山東。目前徐長卿的主產地也比較明確,集中在山東新泰和平邑。由于徐長卿不能重茬,2010年之前的主產地是平邑,而現(xiàn)在主產地是新泰,平邑的種植面積大大縮減(當?shù)乜梢苑N植金銀花和生姜),近兩年產量還不到100噸。
當前全國產量最大的地區(qū)是新泰,去年整個新泰縣產量大概在800噸左右,幾乎占到全國百分之九十的產量,充分體現(xiàn)了中藥材產一地銷全國的特性。
二、成本分析
徐長卿由于種植成本高昂,管理復雜,種植農戶逐年減少。以新泰為例,近兩年徐長卿的種植成本分析如下:
徐長卿的凈根平均畝產量是350公斤左右,以當前價格計算,每畝毛收入大概為7500元左右,除去成本,凈利潤大概是2000元左右。而在干旱時期,徐長卿畝產減產嚴重,可能會使得農戶虧本。此外,此品種的管理也比較麻煩,徐長卿在地生長期間不能打除草劑,只能人工除草,同時,到了雨季徐長卿容易脫葉爛根,幾乎隔兩天就要噴一次農藥,且采挖費工,一畝徐長卿需30個人工采挖,人工費支出在1000元左右。由于比較費工,并且利益微薄,使得徐長卿種植戶紛紛棄種,轉為種植金銀花、丹參等藥材,徐長卿的產量逐漸減少。值得一提的是,徐長卿的生長周期分為一年和兩年,兩者的主要區(qū)別是畝產與種子產量,一年生徐長卿畝產在350公斤左右,沒有種子可采,而兩年生徐長卿畝產大概400公斤左右,兩年生的徐長卿能收入5000元左右的種子費用(這只是前兩年價格高種子賣的貴的時期,當時種子200元每公斤)。
綜上所述:同徐長卿爭地品種很多(金銀花、鮮姜、丹參等等),山東也是中藥材種植大省和糧食等經(jīng)濟作物大省,如果價格繼續(xù)下挫,農戶積極性必定受到極大打擊而改種其他品種。價低產地沒有擴種,種子也就沒有銷路,這時,種苗成本會大大降低(就像2011年徐長卿價格高時,種子曾經(jīng)到達200元一公斤,目前產地種子110元每公斤),多數(shù)農戶也不會等到第二年再挖種子,因為種植一年更為劃算,只會有少部分自己種植的農戶才會兩年采挖。種子價格下跌,雖然無形中降低了農戶種植成本(價格低包地種植大戶必定減少,只是農戶習慣性種植),但此品種3-4年內不能重茬,一年采收就加快了土地輪換,但主產地集中在一個行政縣土地有限,種植面積必定不斷萎縮。等到后期價格上漲,種子量不夠就體現(xiàn)出來,也決定短時間大面積擴種不太現(xiàn)實。
下期筆者將繼續(xù)講述現(xiàn)在徐長卿產地情況和歷史行情,到底徐長卿何時能夠觸底反彈,且聽下回分解。
聲明:本文是中藥材天地網(wǎng)原創(chuàng)資訊,享有著作權及相關知識產權,未經(jīng)本網(wǎng)站協(xié)議授權,任何媒體、網(wǎng)站、個人不得轉載、鏈接或其他方式進行發(fā)布,違者必究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