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產業(yè)門戶
  • 廣告服務
  • 本網站僅為中藥材產業(yè)信息展示平臺,所發(fā)布信息僅供參考,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務

分享

陳朝陽人參產地報道系列之重磅分析:2016年,人參前路何去

2016-07-08 13:19 作者: 陳朝陽 10962瀏覽 0評論 0 0 舉報

【天地網訊】


  人參,可謂近8年中藥材市場的“明星股”,牽動無數藥商藥企神經,不斷吸引市場眼球。

  

 2016年,是人參行情極為微妙的一年。因為,今年產新量和市場需求量會達到一個平衡點,而從明年開始人參會產出量大于需求量。在這個節(jié)點上行情會進入一個撲朔迷離的過程,莊家是繼續(xù)做最后的一次拉盤出貨?還是直接拋盤?無論對莊家本身還是人參經營者,都是一場心理考驗和市場經驗的挑戰(zhàn)。



  本人就多年經營人參的經驗,做一些簡要分析,以資探討。


  一、“明星股”波動劇烈,歷史價格一波三折


圖1:人參近12年歷史價格曲線圖(生曬參20支,下同)

 

            

圖2:人參近12年歷史價格明細表


  從圖1和表2歷史價格看,人參近十幾年來明顯經歷了“一波三折”。共分為三個時期:


  第一個時期:低谷期


  人參在2006年之前,基本維持在百元上下小幅波動(生曬20支規(guī)格,公斤價,下同)。由于庫存豐厚需求不足,2006年下降到90元左右。隨后落到2008年的70元,2009年達到近20年最低點,甚至短暫的掉到過65元。


  可以說,2006-2009年,這3年是人參的價格全面低谷期。同時,社會庫存大量積壓。期間社會庫存保持在1-1.2萬噸。價格低迷,庫存積壓,造成人參種植面積大量萎縮,同時也給大莊家入手囤貨創(chuàng)造可能。


  第二個時期:一段強勢上升波,兩次震蕩


  本段時期,種植面積萎縮惡果顯露,加上資本強力介入,人參價格開始進入長達5年的上行通道,但期間依然經歷了波折。


  1、第一波上升期


  2010年,人參的產量約在5000噸左右,其時需求量也在5500-6000噸之間,人參的供需平衡點開始出現(xiàn)。從這個平衡點開始,人參的產量開始逐年下降,供需缺口不斷拉大。最低在2012年,當年的產量不到3000噸,那年甚至出現(xiàn)大面積的采挖3年的鮮參,才補充到3000噸多一點的量。

 

圖3:人參需求量分布圖


  2010開始,人參供需缺口出現(xiàn)。做為生長周期長達4年的根莖類藥材,短期內這個缺口很難補上。此時,“趁火打劫”的資本開始強力介入,吉林某上市藥業(yè)開始全面介入人參,當年他們大約囤積了2700-3200噸貨,造成了市場新貨的嚴重緊缺,人參開始進入全面上漲周期。


  2、短暫的下挫期


  2011年產新,本來應該是人參產量歷史上最少的一年。預計當時只有3000噸左右,但由于吉林兩家大藥企的全面介入,以及眾多散戶游資的跟風搶購。人參產能得到最大程度釋放,甚至部分農民提前采挖三年的人參進入市場銷售。造成當年產量一下子出來了5500噸。價格也從當時的340元,一路回落到2012年6月中旬時候的220多元。


  3、再次反彈期


  “竭澤而漁”的結果必然是造成更嚴重的短缺,2012年產新,人參產量終于在不堪重負的過量采挖下跨掉了,產新量出現(xiàn)了歷史的最低谷。當年的新貨的產量只有不到2500噸,市場出現(xiàn)了歷史以來的最大供需差,開始大面積的消耗當年社會庫存。價格也在2012年產新后大幅上漲。到2012年底,迅速回升到350元左右。

        圖4: 黑龍江鐵力高價位刺激人參規(guī)?;N植


  4、行情大漲期


  2013年3月,由于市場人參的連續(xù)大幅漲價,大量的公司開始恐慌性批量采購。如廣藥,東阿,上海華宇等大型醫(yī)藥集團,每家公司的當年采購量都在1000噸以上。到2013年9月份產新前,已把價格推到了680元的高度。而當年的產量也只有不到3000噸。市場依然是缺口巨大,即使剩下的社會庫存拋售出來,也無法平抑市場的價格。


  5、高位運行期


  到2014年4月,人參價格被推到720元以上,并維持了大半年。后期由于中國的整體經濟環(huán)境下行,加上過高價格抑制了人參需求,到2014年10月,人參行情出現(xiàn)階段性小幅回落。


  但由于當年的產量依然只有4000噸,市場缺口明顯。而且前幾年高價基本消耗掉了大部分社會庫存,剩下一點社會庫存幾乎全放在大莊家手中。當然,“地主家里也沒多少存糧”,連最早的莊家吉林某藥業(yè)也只剩不到700噸貨。因此,人參此時期一直維持在高位運行期。

 

圖5:黑龍江遜克人參種植和養(yǎng)護技術日益提高


  第三個時期 行情回落期


  到2015年,前4年快速發(fā)展的種植面積開始逐步量產。當年新貨上市量約5000噸左右,市場的需求缺口縮小,高價位的庫存開始套牢。加上大家對后期兩三年的大量產新恐懼,市場信心開始崩盤。人參價格終于在2015年12月份后支撐不住,價始直線下落,一直落到2016年5月底才暫時穩(wěn)定下來,目前行情維持在350元左右。


現(xiàn)在的關鍵是,接下來人參還會有下滑空間嗎?后來三年人參何去何從?


筆者將在《2016年,人參前路何去何從?》(下篇)中給出我的見解,敬請留意!



     


聲明:本文是中藥材天地網原創(chuàng)資訊,享有著作權及相關知識產權,未經本網站協(xié)議授權,任何媒體、網站、個人不得轉載、鏈接或其他方式進行發(fā)布,違者必究!

最新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(fā)言

發(fā)布評論

?在中華優(yōu)秀養(yǎng)生文化的長河中,中草藥始終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。雞頭黃精,作為一味擁有兩千余年用藥歷史的中藥材,不僅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,更在當下鄉(xiāng)村振興的戰(zhàn)略布局中展現(xiàn)出巨大的產業(yè)潛力........

市場現(xiàn)狀與核心矛盾春季產新特點:鮮貨品質普遍偏低(浸出物不足),多用于秧苗培育,干條產能增量有限,藥廠投料以小中條為主。庫存現(xiàn)狀:河北秋季優(yōu)質大片貨源基本售罄,當前市場依賴春季產新貨,但優(yōu)質...

在中藥材市場的大棋盤上,元胡作為一味重要的中藥材,其價格走勢一直備受關注。當下,產新的腳步日益臨近,市場上關于元胡的討論愈發(fā)熱烈。由于2025年元胡種植面積顯著加大,而這一局面將不可避免地引發(fā)....

浙貝母,這一具有重要藥用價值的中藥材,(清熱化痰止咳,解毒散肺節(jié))如今正處于多重因素的交織影響之下,其未來的發(fā)展態(tài)勢引人關注。未來40天天氣極端氣候的沖擊給浙貝母產業(yè)帶來了沉重的打擊。今年3月下...

近來廣西、廣東地區(qū)的肉桂產新已有一段時間,干貨在陸續(xù)的加工晾曬上市中,去年肉桂的行情雖然有所上揚,但是從近四、五年來看,總體波動依然不明顯,今年春節(jié)后其價格也繼續(xù)出現(xiàn)過小幅度的上漲,不過時間也很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