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產業(yè)門戶
  • 廣告服務
  • 本網站僅為中藥材產業(yè)信息展示平臺,所發(fā)布信息僅供參考,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務

分享

重磅:災害頻發(fā)單產下降,太子參后市何往?

2018-04-18 16:48 作者: 云端漫步 25218瀏覽 0評論 1 0 舉報

【天地網訊】


  2018年4月3日-6日,貴州畢節(jié)金沙縣、七星關,以及黔東南州的黃平縣等太子參副產區(qū),出現(xiàn)較大面積冰雹災害。這種突發(fā)自然災害,是否是2018年自然災害頻發(fā)的前兆,對即將產新的太子參后市會不會造成影響?除了天氣因素,今年影響太子參行情的因素還有哪些?


QQ截圖20180418163406
  圖1:2018年4月6日下午,貴州黃平太子參產地遭受冰雹災害。


  一、自然災害,可能成為影響今年部分藥材行情的重要因素


  2018年,按照中國農歷歷法是戊戌年,按照五行學說則是平地木年,民間也多有“逢8多災”的說法;從氣象學說是“弱拉尼娜年”。因此,今年業(yè)界普遍擔心自然災害可能會對中藥材生長造成負面影響。


  按照氣象學規(guī)律,2018年是“弱拉尼娜年”。受此影響,2018年我國全年平均氣溫可能比常年偏高,呈現(xiàn)北方暖濕,南方暖干特征。甚至不排除南方地區(qū)發(fā)生大范圍、持續(xù)性低溫雨雪冰凍災害。


QQ截圖20180418163415
  圖2:4月3日,貴州畢節(jié)市區(qū)的冰雹天氣。


  至少從2018年春節(jié)前后“倒春寒”天氣情況看,異常天氣多發(fā),已對部分果實子仁類品種生長造成不利的影響。如近期的花椒、山桃仁等品種的快速漲價,都受到天氣因素刺激。本次太子參產地冰雹災害,也是異常天氣的表現(xiàn)。


  二、2018年太子參生產情況,整體呈擴種


QQ截圖20180418163430
  圖3:貴州黃平機場附近的太子參基地。


  據(jù)調研,2018年太子參種植面積呈擴種態(tài)勢,但主要集中在貴州產區(qū)和其他新興產區(qū),福建產區(qū)擴種不明顯。具體情況如下:


  2.1福建主產區(qū) 產區(qū)仍然集中在柘榮、福安、霞浦等傳統(tǒng)主產區(qū),福鼎等地也有引種。2018年種植面積基本上與2017年持平,總面積在2-2.2萬畝之間。


  2.2 貴州產區(qū) 集中在施秉、黃平、甕安、麻江、開陽、福泉、玉屏、岑鞏、金沙等10余縣市。總體種植面積在4.5萬畝左右(其中,重茬老地種植在2.5萬畝左右,新擴種2萬畝左右)。


  2.3安徽宣城產區(qū) 今年種植面積基本上與往年持平,約1.2萬畝。


  2.4新興產區(qū) 新興產區(qū)包括浙江磐安、河北無極、山東臨沂、重慶奉節(jié)等新興產地,種植面積約在8000畝以內。


  合計,2018年,全國太子參種植面積在8-8.2萬畝之間。整體呈擴種態(tài)勢,但其產能將受到以下不利因素影響。


  三、當前影響太子參正常生長的4個不利因素


QQ截圖20180418163440
  圖4:貴州產區(qū),被冰雹襲擊打砸過的太子參地塊。


  3.1氣候因素


  (1)超低低溫的不利影響 2018年1—3月份,貴州主產區(qū)出現(xiàn)了最低零下10度的極低溫度。且出現(xiàn)了7天左右的雨雪及凝凍天氣;同期,福建主產區(qū)也出現(xiàn)了明顯低溫天氣。低溫天氣會對于太子參正常出苗造成了不影響。


  (2)超高氣溫的不利影響 2018年3月-4月上旬,在貴州主產區(qū)出現(xiàn)了單日28度以上,甚至超過30度的異常高溫天氣;福建主產區(qū),在3月份也出現(xiàn)了25度以上的高溫天氣。高溫同樣會造成太子參爛根等生長異常。


  (3)過量降水的不利影響 據(jù)觀察,2018年1—3月份,貴州主產區(qū)日均降水量整體高于往年。特別是3月份,日均降水量大大超過了歷年正常降水量。4月上旬,貴州主產區(qū)連續(xù)出現(xiàn)了幾次正午近30度的高溫,接著又突降暴雨降溫的情況,這樣會導致太子參出現(xiàn)部分死苗和病蟲害,單產下降。


  (4)干旱的不利影響 2018年4月份,福建主產區(qū)整體偏干旱,造成太子參長勢不佳。


  (5)冰雹的不利影響 截止到2018年4月15日,貴州主產區(qū)于4月4日、4月5日和4月13日分別在金沙、黃平和麻江等地出現(xiàn)了大范圍的冰雹襲擊,造成近6000畝太子參地嚴重損壞。


  3.2 種苗因素


  (1)不當農藥使用 由于太子參種苗多為農戶自留,沒有進行組培脫毒處理,種苗自身多帶有病菌,因此農戶普遍會在種植前使用消毒農藥進行浸泡處理。加之今年初春貴州產區(qū)出現(xiàn)了凝凍天氣,導致有20%左右的太子參種子沒有正常出苗。


QQ截圖20180418163456
  圖5:貴州產區(qū),沒有正常出苗的太子參種根


  (2)不當化肥使用 同時,產區(qū)藥農普遍使用沒有進行發(fā)酵處理的有機肥料,并在生長期間大量使用生長調節(jié)劑,同樣會對太子參出苗率產生負面影響。


QQ截圖20180418163504
  圖6:貴州施秉,沒有正常出苗的太子參地塊。


  從目前貴州主產地了解情況看,今年新種地種苗缺苗情況、種苗瘦弱單細的情況,還是比較普遍。


QQ截圖20180418163521
  圖7:貴州施秉,出現(xiàn)的死苗情況。


  (3)雜草和人力成本上升 貴州主產區(qū)目前雜草長勢迅猛,特別是重茬老地尤為嚴重。農民手工除草人工費太高;而部分打農藥除草的太子參地出苗效果也很不理想。


  3.3 農藥因素


QQ截圖20180418163531
  圖8:產區(qū)農戶使用的太子參農藥,五花八門。


  農藥濫用和過量使用,已成為目前太子參種植面臨的最大問題。產區(qū)農民為了促進種苗快速生長和壯根增產,大量使用各種農藥新品種。有的農民甚至同時使用七到八種農藥混用,這樣不但會造成太子參單產下降;也會導致太子參質量隱患。


  4.4 病害因素


  由于連續(xù)種植,目前太子參主產區(qū)病害情況多發(fā),常見以下情況:


  (1)花葉病 目前在貴州主產區(qū)的甕安、施秉、開陽、福泉等多地,以及福建柘榮、福安低海拔地區(qū)都大面積出現(xiàn)了花葉病;發(fā)病時間較往年大幅度提前。農民目前使用農藥防治后,也沒有得到有效的緩解。


QQ截圖20180418163545
  圖9:貴州產區(qū),發(fā)生花葉病的太子參植株。


  (2)卷葉病 目前在福建及貴州主產區(qū)相繼出現(xiàn)了太子參卷葉病,這樣的情況雖然可以通過農藥防治得到部分緩解,但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太子參的產量。


QQ截圖20180418163553
  圖10:貴州產區(qū),發(fā)生卷葉病的太子參植株。


  (3)花斑病 一般在4月中下旬開始出現(xiàn),目前也在部分產區(qū)出現(xiàn)了病情。


  (4)根腐病 一般在5—6月份會出現(xiàn),而今年南方地區(qū)夏季汛期提前,5—6月份的暴雨可能會增多,根腐病大面積發(fā)生的概率加大。


  因此,我們評估今年太子參的單產量,應從往年的畝產120-130公斤,下降到80-100公斤。


  四、太子參產新前市場狀況分析


  4.1價格分析 太子參當前行情,統(tǒng)貨70元(公斤價,下賤),陳統(tǒng)貨每公斤65元左右,中選貨每公斤80元左右,較前期價格有所下滑;同比去年同期每公斤也下滑了20--25元左右。


QQ截圖20180418124413
  圖11:太子參貴州統(tǒng)貨亳州市場歷史價格


  但從太子參種植的成本來看,農民自留種苗、自留地種植的每畝地投入在3000元左右。租地購買種苗種植的,每畝地投入在6000元左右。按照畝產量在80---100公斤之間算(重茬老地畝均50公斤左右,新種地管理水平較高的畝產可達到150公斤左右)。如果農民畝產量達到了80公斤以上,則有利可圖;如果達不到80公斤則要賠本。


  因此,2017年太子參在獲得豐產情況下,也只有30%左右的農民是賺錢的,40%左右的農民可能剛剛保本,有30%的農民還是賠錢。


  從目前的價格來看,農民和持貨商大部分都是賠錢的,每噸貨可能要賠2萬左右。


  4.2 庫存分析 從當前的社會庫存來看,2018年產新前的社會庫存應該是歷年來最空的一年。除了福建、貴州及亳州、安國少數(shù)大戶手上有一點庫存外,大多數(shù)農戶及小商販手上都是沒有什么庫存的。


  在今年7月份產新前,預計社會庫存在1500---1800噸之間。


  4.3 需求分析 由于太子參有著較好的健脾補氣作用,太子參每年的社會需求量一直保持在6000噸左右。隨著太子參藥食兩用需求開發(fā),太子參的需求量會逐年上升。


  4.4 人氣分析 太子參當前人氣低迷,這主要與三個因素有關:一是受貴州大面積擴種造成的影響,給部分商戶和小販造成了恐慌情緒;二是受當前中藥材整體市場低迷的影響;三是受近期市場監(jiān)管力度加強的影響。


  但太子參歷來為人氣品種,關注度較高,因而可變量、可變維度較多,稍有風吹草動即會出現(xiàn)價格波動。


  五、結論:太子參后期走勢分析


  影響和決定一個中藥材品種價格走勢主要因素有四個:社會庫存量、當年總產量、社會需求量和人氣量。


  5.1 太子參的庫存量 今年太子參的社會庫存量,是近五年來最少的一年,約1500噸。


  5.2 太子參的總產量 種植面積8萬畝-8.2萬畝,按照今年受災和單產下降情況看,預計平均單產下降20%左右.


  5.3 太子參需求量 逐年遞增,2018年需求量約6000噸。

  

  因此,2018年太子參整體上供需平衡略有盈余。但考慮到一方面薄弱的庫存;另一方面,目前行情已跌破成本價,眾多需求企業(yè)可能會趁低谷購進原料。故其后市再降空間不足,反彈概率加大。


  當然,產新后太子參價格走勢,除了實際總產量外;還有看產新后這種旺盛的采購需求,能在多大程度上聚攏人氣。


  (以上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供參考)


聲明:本文是中藥材天地網原創(chuàng)資訊,享有著作權及相關知識產權,未經本網站協(xié)議授權,任何媒體、網站、個人不得轉載、鏈接或其他方式進行發(fā)布,違者必究!

最新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(fā)言

發(fā)布評論

種苗供應鏈的滄海桑田:江蘇與浙江琴瑟合鳴走向失衡在浙貝母產業(yè)的漫長發(fā)展歷程中,江蘇南通與浙江兩大產區(qū)宛如一對默契的搭檔,形成了穩(wěn)定而高效的分工協(xié)作模式。江蘇憑借獨特的地理與環(huán)境優(yōu).......

?在中華優(yōu)秀養(yǎng)生文化的長河中,中草藥始終占據(jù)著舉足輕重的地位。雞頭黃精,作為一味擁有兩千余年用藥歷史的中藥材,不僅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,更在當下鄉(xiāng)村振興的戰(zhàn)略布局中展現(xiàn)出巨大的產業(yè)潛力........

市場現(xiàn)狀與核心矛盾春季產新特點:鮮貨品質普遍偏低(浸出物不足),多用于秧苗培育,干條產能增量有限,藥廠投料以小中條為主。庫存現(xiàn)狀:河北秋季優(yōu)質大片貨源基本售罄,當前市場依賴春季產新貨,但優(yōu)質...

在中藥材市場的大棋盤上,元胡作為一味重要的中藥材,其價格走勢一直備受關注。當下,產新的腳步日益臨近,市場上關于元胡的討論愈發(fā)熱烈。由于2025年元胡種植面積顯著加大,而這一局面將不可避免地引發(fā)....

浙貝母,這一具有重要藥用價值的中藥材,(清熱化痰止咳,解毒散肺節(jié))如今正處于多重因素的交織影響之下,其未來的發(fā)展態(tài)勢引人關注。未來40天天氣極端氣候的沖擊給浙貝母產業(yè)帶來了沉重的打擊。今年3月下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