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產業(yè)門戶
  • 廣告服務
  • 本網(wǎng)站僅為中藥材產業(yè)信息展示平臺,所發(fā)布信息僅供參考,不提供任何交易服務

分享

藥財有道 | 浙貝母受災嚴重,產不足需或成常態(tài)

2024-05-28 11:08 作者: 莫名 30884瀏覽 0評論 1 0 舉報

【天地網(wǎng)訊】

正文頂圖

  

  “立夏將離春去也,幾枝蕙草正芳舒”,一年一度的浙貝母產新已進入尾聲,借此時機,筆者對浙貝母浙江產地進行實地走訪考察,整體情況如下:

一、浙貝母簡介

  浙貝母作為國家中藥材原產地保護品種,其產地主要集中在浙江、江蘇一帶,為道地藥材“浙八味”與“磐五味”之一,在歷次重大疫情中作為抗疫先鋒功不可沒。浙貝母屬于百合科,無性繁殖,浙貝母鱗莖的生長是年年更新,新老交替。2月下旬至5月中、下旬,是新鱗莖膨大的主要時期,整個鱗莖的膨大,95%以上在此階段完成。其中以3月下旬至4月間膨大最快。新鱗莖的膨大到地上部完全枯萎時停止。浙貝母的功效和作用是清熱化痰、降氣止咳,治風熱或痰熱咳嗽、肺癰吐膿,另外,浙貝母具有散結消腫作用,在治療腫瘤與結節(jié)等方面有一定的功效。浙貝母市場需求量較大,為常見大宗中藥材品種。到目前為止,已經先后有約395種含有浙貝母成分的中成藥獲批生產。

 

二、產地不當施肥引發(fā)病害

  今年,浙貝母出苗期普遍在陽歷2月初,磐安主產區(qū)大部分種植戶出苗整齊,生長情況正常,僅有小部分種植戶發(fā)生異常,主要表現(xiàn)為出苗后部分植株生長出現(xiàn)停滯現(xiàn)象,繼而引發(fā)植株枯死情況。以新渥街道莊基村為例,大概有近20戶存在此類問題,比較典型的是一位陳姓種植戶,他總共有10畝貝母地,其中5畝地出現(xiàn)不同程度枯死。當時,他特意把這種情況拍照發(fā)到浙貝母種植微信交流群,他個人認為是購買的肥料造成的肥害所致,群里的專家也觀點不一,有人認為是覆蓋在畦面未發(fā)酵腐熟的有機肥造成,也有人認為是種籽質量問題,但更多的觀點還是指向肥料。最終問題沒能得到解決,種植戶減產的后果卻無法逆轉,估計比正常生長減產50%左右。究其原因也是有跡可尋,因為2023年浙貝母行情在120-150元/公斤(公斤價,單位下同)的相對高價維持較長時間,種植戶增產增收心切,在浙貝母下種與生長期加大了肥料投入,特別是許多種植戶用了未發(fā)酵成熟的有機肥,這種拔苗助長心態(tài)也為后來浙貝母大面積發(fā)病埋下了伏筆。

 

三、產地極端天氣影響生長

  浙貝母生長對溫度與濕度要求較高,浙貝母的根生長要求氣溫在7~25℃,25℃以上根生長受抑制,30℃停止生長。平均地溫達6~7℃時出苗,地上部生長發(fā)育溫度范圍為4~30℃,在此范圍內,生長速度隨溫度升高而加快。開花適溫為22℃左右,低于-6℃或高于30℃植株會受到影響。浙貝母生長需要肥沃濕潤的環(huán)境,既怕旱又怕澇,通常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5%~30%為宜。

 

5

       2024年2月下旬主產區(qū)出現(xiàn)了凍雨天氣,馬討山、大山下、麻車下以及其他高海拔山區(qū)均出現(xiàn)凍雨,浙貝母受凍情況嚴重,占總面積約30%左右,不少高海拔地區(qū)的種植戶的貝母地,浙貝母葉片都凍熟了。因受凍災影響,當時,還引發(fā)市場浙貝母價格每公斤5元左右的輕微反彈。后期,這部分貝母雖然緩慢恢復了長勢,但是對產量的不良影響不可小覷,在產新的現(xiàn)在也得到了證實,今年浙貝母個頭比正常年份普遍偏小,這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。

 

4

       2024年2月至5月,浙貝母主產區(qū)開啟了連續(xù)陰雨模式,降雨的空間之大與時間之長為十幾年來罕見。浙貝母相對耐旱卻極不耐澇,3月下旬,部分排水不暢或者低洼地塊已出現(xiàn)了枯黃現(xiàn)象。清明前后更是出現(xiàn)暴雨天氣,許多地塊似乎一夜之間枯黃,至4月20日,八成以上的浙貝母提早枯黃。人間最美四月天,四月份特別是清明到谷雨這段時間,正是浙貝母地下鱗莖膨大的關鍵時期,農諺說“早出10天不如遲枯1天”,一旦枯黃就會中途夭折,繼而停止生長。

 

2

       三月底枯黃的貝母,長到豆粒大小,比正常生長要減產80%左右;清明節(jié)后枯黃的貝母 ,長到正常1/4大小,比正常生長要減產60%左右;4月20日左右枯黃,長到正常大小的3/4大小,比正常生長要減產25%左右。

 

1

 

       在仙居次產區(qū),一位陳姓種植戶告訴筆者:“今年種了十幾畝,產新時雇了十來人去挖貝母,正常情況要挖十幾天,結果三天就完工”。問他具體原因,他說:“死苗太早,沒多少貝母,挖出來的根本就沒有下種的多”。

 

       在東陽徐宅次產區(qū),一位應姓種植戶無奈表示:“10個人挖一個上午,竟然挖不到100斤!為什么?種苗貪便宜,出苗差,枯黃得早”??疾熘邪l(fā)現(xiàn),新種植戶出現(xiàn)這樣的情況不在少數(shù),即使未來貝母突破200元每公斤,他們依然虧本。老種植戶種植技術相對成熟,熬過凍雨與陰雨的影響,勉強讓浙貝母苗子拒黃保綠,但是與往年相比,依然減產20%左右。因為龍年的浙貝母產區(qū),一直陰雨綿綿,難得有幾天陽光明媚的日子,光合作用缺乏,就算種植技術再厲害,依然得接受減產的事實,他們采挖的浙貝母跟往年比小的不止一圈。

 

3

 

       現(xiàn)在,浙貝母采挖已經接近尾聲,從采挖現(xiàn)場與種植戶發(fā)的視頻以及圖片看,不少地塊的浙貝母甚至出現(xiàn)小部分腐爛現(xiàn)象,這也是因為雨水過多所致。這不僅影響了產量,也影響了下半年種籽質量。鮮貝母切片后折干率比往年低了不少,往年加工出一斤浙貝母無硫片需要3.5斤左右鮮貝母,今年需要4斤以上,這是另外層面的減產,進一步加大了2024年浙貝母的減產幅度。為了增加產量,往年五一開挖的浙貝母被許多種植戶延遲5天采挖,腐爛現(xiàn)象也許會更加嚴重,好種苗或許會比較稀缺。影響有多大?有待進一步觀察。

 

四、2024年浙貝母產新產量與用量

  按照最樂觀的估算,2024年,浙貝母總產量比正常年份至少要減產30%。2024年浙貝母總體種植面積經專業(yè)人士實地考察,基本情況如下:

       磐安主產區(qū)仁川2000畝左右,新渥2500畝左右,冷水600畝左右,雙峰及其它地方500畝左右,總計6000畝左右;

       東陽產區(qū)2000畝左右;縉云、永康、仙居2000畝左右;寧波地區(qū)2000畝左右;

       主產區(qū)、次產區(qū)合計12000畝左右。種植戶為了抵抗種苗上漲風險,今年預計留種籽不少于30%,那么可提供商品貝母的面積為8500畝左右,以正常產量平均畝產0.3噸計算,可生產商品貝母2500噸左右。減去減產的30%,2024年,浙江產區(qū)可提供商品貝母總產量約為1750噸左右。

       疫情開放以前,浙貝母總需求量公認的是4000噸左右,疫情開放后因為咳嗽人群龐大以及新藥開發(fā)生產,浙貝母年需求量在逐年遞增,目前年需求量在5000噸左右。加之,疫情三年浙貝母歷史庫存得到了良好的消化,目前庫存相對薄弱。同時,今年即使江蘇產區(qū)把一半的產能轉化為商品,最多補充800噸缺口,依然有2000噸左右的需求缺口。

  

五、制約浙貝母種植因素

  5.1適宜種植浙貝母的土地面積大幅度縮減。參照十年前浙貝母種植高峰時的面積,浙貝母種植面積在逐年遞減,因為新渥新城區(qū)開發(fā)建設,至少縮減適宜種植浙貝母的土地2000畝,仁川流岸水庫建設、縉云左庫水庫建設、冷水火車南站建設、磐安高鐵站建設、新農村建設等減少適宜種植浙貝母土地3000畝左右,合計減少5000畝左右。這種影響是長期存在并且不可逆轉的。

  5.2浙貝母對種植環(huán)境要求苛刻。浙貝母對土壤、濕度、溫度要求嚴格,即使是磐安境內的主產區(qū)外的鄉(xiāng)鎮(zhèn),如大盤、玉山地區(qū)也都因為氣溫相差幾度,而種不出理想產量。以往許多種植戶曾經嘗試去周邊鄉(xiāng)鎮(zhèn)種植,最終都以失敗告終,根本種不出理想的產量。

  5.3高投入與收益不確定性。浙貝母如果不能保證一斤種籽種2.5斤以上,往往會虧本。按照去年種苗22元(后期,中期25元以上),現(xiàn)在鮮貨最大個的浙貝母收購價15元(個子小的不好切片目前10元左右),除去肥料、人工、地租等,妥妥的虧本。

  5.4種植多樣化選擇。浙貝母種植風險相對較大,磐安周邊比如東陽、仙居等次產區(qū)的農戶,更樂意選擇種植適應性強、種植成本低、技術要求低的元胡。這兩年元胡漲價,這種現(xiàn)象更加普遍了,這進一步壓縮了浙貝母的種植面積。

 

  2024年浙貝母產新即將結束,目前產地與市場關注商家較多,人氣也是與日劇增。浙貝母的迷人之處在于:產量年年都是懸念,種植戶今年產量不好總相信來年會好,所以總是幾家歡喜幾家愁,有賺錢的也有血本無歸的。除天氣不可預知因素較多的原因外,種植浙貝母不僅是體力活,更是技術活。浙貝母種植區(qū)域集中,稀缺的土地資源將成為瓶頸。

       全球厄爾尼諾天氣頻發(fā),極端天氣不可避免。浙貝母一生二的低生育率,讓增產舉步為艱;商品與種籽相互制約,永遠互為矛盾體。農村老齡化嚴重,浙貝母種植群體青黃不接,種植成本上升。種種因素疊加,浙貝母未來幾年注定不會平靜,產不足需或許成為常態(tài)。當然,浙貝母最終行情與走勢還需要市場供需關系決定,浙貝母未來將何去何從?讓我們拭目以待!

 

(本文上述信息由浙江省磐安縣新渥街道 莫名15858916258供稿,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中藥材天地網(wǎng)觀點,數(shù)據(jù)信息僅供參考,藥市有風險,交易需謹慎!本文版權授予中藥材天地網(wǎng),未經官方允許不得擅自轉載?。?/p>

聲明:本文是中藥材天地網(wǎng)原創(chuàng)資訊,享有著作權及相關知識產權,未經本網(wǎng)站協(xié)議授權,任何媒體、網(wǎng)站、個人不得轉載、鏈接或其他方式進行發(fā)布,違者必究!

最新評論 文明上網(wǎng)理性發(fā)言

發(fā)布評論

?在中華優(yōu)秀養(yǎng)生文化的長河中,中草藥始終占據(jù)著舉足輕重的地位。雞頭黃精,作為一味擁有兩千余年用藥歷史的中藥材,不僅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,更在當下鄉(xiāng)村振興的戰(zhàn)略布局中展現(xiàn)出巨大的產業(yè)潛力........

市場現(xiàn)狀與核心矛盾春季產新特點:鮮貨品質普遍偏低(浸出物不足),多用于秧苗培育,干條產能增量有限,藥廠投料以小中條為主。庫存現(xiàn)狀:河北秋季優(yōu)質大片貨源基本售罄,當前市場依賴春季產新貨,但優(yōu)質...

在中藥材市場的大棋盤上,元胡作為一味重要的中藥材,其價格走勢一直備受關注。當下,產新的腳步日益臨近,市場上關于元胡的討論愈發(fā)熱烈。由于2025年元胡種植面積顯著加大,而這一局面將不可避免地引發(fā)....

浙貝母,這一具有重要藥用價值的中藥材,(清熱化痰止咳,解毒散肺節(jié))如今正處于多重因素的交織影響之下,其未來的發(fā)展態(tài)勢引人關注。未來40天天氣極端氣候的沖擊給浙貝母產業(yè)帶來了沉重的打擊。今年3月下...

近來廣西、廣東地區(qū)的肉桂產新已有一段時間,干貨在陸續(xù)的加工晾曬上市中,去年肉桂的行情雖然有所上揚,但是從近四、五年來看,總體波動依然不明顯,今年春節(jié)后其價格也繼續(xù)出現(xiàn)過小幅度的上漲,不過時間也很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