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天地網訊】
一、款冬花基本情況
款冬花,屬菊科,有平喘止咳的功效,常與紫苑搭配,其主要藥用成分為款冬酮和綠原酸,過量使用亦有健康隱患。
款冬花習性喜歡陰涼潮濕陰坡地塊,海拔800-2800米,都有分布,常見于河溝、水泉地帶,記得小時候,還拿過它的葉子舀水喝。隨著近年全膜雙壟溝技術的應用與推廣,款冬花的種植區(qū)域已擴張到干旱和半干旱地區(qū)。盡管冬花全國分布比較廣泛,但甘肅的產量最高,普遍認為超過一半,隴西康美市場更是全國最大款冬花的集散地和價格風向標。
款冬花常常于“立冬”節(jié)氣后,土壤將封凍而未凍時采摘,一般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期間,此時藥用含量最高。
款冬花的加工,主要有傳統(tǒng)陰干和烘干房烘干兩種方式。傳統(tǒng)陰干花色變綠變黑,沒有賣相。烘干的花色較好,但也有黑色干癟的情況,烘干溫度一般在55℃ 最好,用此溫度烘干水分含量少和藥用含量比其他對照組都要高。
據(jù)研究,采用熏干—烘炕—晾曬—復炕的方法,無論是花色、形狀、藥用含量反面都最好,硫的含量并沒有呈現(xiàn)出正相關性。
二、款冬花2024年種植情況和產新價格大幅下滑原因的探究
在《2020-2022年中藥材產業(yè)高質量發(fā)展藍皮書》一書中曾說,要注意款冬花這個品種,很有潛力。從2021年開始,款冬花猶如坐上了火箭,價格一路攀升,幾乎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,尤其是在2023年普遍認為擴種的情況下,突破歷史價位,更是在2024年的6月份,選貨達到了800元,說“天價”亦不未過。這其中的原因,除了老生常談的干旱、庫存薄弱,也讓人隱隱感覺到“資本”的加持。高價持續(xù)到產新前,在10月份的時候,已經有人急著聯(lián)系出貨了,這些人是不是“接盤俠”就不得而知了。
款冬花雖易感染病害,但生命力頑強,易成活,繁殖能力強,一般用根莖無性繁殖。將根莖剪成段,一段上有3、4個芽點即可,埋入土中7—8公分,立冬后根莖在土中縱橫交錯,會收獲一大叢款冬花,這就為它的大幅擴種埋下了伏筆。受2023年高價刺激,選擇某一甘肅傳統(tǒng)種植冬花小鎮(zhèn)為例,經過筆者實地調查,今年在本地種莖用完的情況下,從外地調用,擴種面積10倍以上??疃ǚN莖也水漲船高,由年前的2元/斤上漲到9元/斤??疃ń衲曜獾?00元/畝,種莖60斤一畝;肥料200元一畝;農藥75元一畝;人工拔草兩遍、打藥三遍一畝200元;用機器挖一畝300元,人工更高;“掰冬花”2-3元一市斤,平均畝產200斤,一畝成本在1395-2015元之間。
在2024年所有人都知道款冬花大面積擴種,擴產區(qū),但人們堅信庫存薄弱,即使掉價,底線也會在200元左右,由其是6月份開始的新一輪漲價更加堅定了這種判斷。就當所有人都以為2024年仍將平而不凡時,現(xiàn)實卻給人們好好地上了一課。
有的人嗅到危險10月份就提前采挖,剛開始鮮貨還20元/市斤,都嫌低沒人賣,緊接著便是18元、17元,一天一個價,最后12元,反復震蕩。干統(tǒng)貨更是下滑到160元左右。更雪上加霜的是由于冬花花蕾采摘全靠人工,一顆一顆地“掰”(只有這個字能形容采收冬花的精髓),種的少還能靠自己,種了幾十畝,上百畝的“冬花人”將東西挖回家后,前面的已經發(fā)黑、發(fā)癟了,還沒找到足夠的人手,即使找到了,要是沒長好,還有人嫌你的貨“板”不了斤頭。以前是人找“冬花”,今年是“冬花”找人,這無形又拉高了工價,增加了成本。“冬花人”只能剔除“白頭”“綠頭”,提高貨的賣相,減少花梗,所謂“子彈頭”,以求得生路??稍诖媪扛偁幍那闆r下,所有人都不可能全身而退。
三、款冬花未來趨勢
資本逐利,人性逐利,我們冬花人也逐利,這是無可厚非的。但是我們不能低估了人性的貪婪,2024年即使所有人都意識到大面積擴種的情況下,人們依然前仆后繼地擴種,相信自己是幸運的,直到現(xiàn)在還有人認為款冬花會在低位拉升,重現(xiàn)輝煌,人性的貪婪可見一般。貪婪過后隨之而來的將是恐懼,到時候可以想見,擠兌拋貨,價格難以翻身,大面積棄種,尤其是今年流轉了土地,準備明年種植的,還沒下地,就已經先賠錢了。
關于款冬花的未來,有許多消息,就像以前一樣眾說紛紜。但我想說只有價格才是反映款冬花未來趨勢的最可靠的參考指標。從根本上來說,價格是人們對一件物品價值的預期,它受到人們心理、環(huán)境、投機等多個方面的影響,所以短期價格會時常波動。但供需關系才是人們形成這種預期的基礎,這種基礎是看不見的,只有在不斷的交易中才能被感知,發(fā)揮出它的威力,不斷地矯正人們的價格行為。所以價格短期也許是虛偽的,但在長期它才是我們最誠實的伙伴,指導著我們的市場行為。在市場價格不穩(wěn)定前,一切的預測都是無心的或者有心的徒勞。
款冬花畢竟是一種藥材,它是為人們的健康保駕護航的,這才是它作為一種藥材而存在的意義。在這一主旨下,那些堅守的冬花人,應該探索如何減少控旺類植物生長調解劑的使用,如何減少農藥的使用,發(fā)展出一條高質量綠色有機的路子,這也許也是和賺錢一樣有意思的事情。因為我們知道款冬花是易感染真菌性病害的,如褐斑病根腐病等,今年就有大面積死亡的案例。
另外為了追求高產,缺少有機肥和大量化肥使用,也使土壤菌種平衡打破,給有害真菌細菌發(fā)展提供了條件,加重了病蟲害的發(fā)生,又間接刺激了農藥的使用,形成惡性循環(huán)。對款冬花作為藥品的溯源,也是刻不容緩的。雖然說說起容易,做起來難,但這畢竟是未來的方向。
(上述圖文信息由甘肅禮縣白木源合作社王馬平18993917138向中藥材天地網提供的原創(chuàng)信息,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,不作為從商者投資的依據(jù)。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的轉載或引用,必須注明“來源:中藥材天地網(m.anfugogo.cn)”,違者本網站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。)
聲明:本文是中藥材天地網原創(chuàng)資訊,享有著作權及相關知識產權,未經本網站協(xié)議授權,任何媒體、網站、個人不得轉載、鏈接或其他方式進行發(fā)布,違者必究!